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审计风采
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 立足岗位践行审计使命担当 ——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心得体会
发布日期:2025-11-26 14:58      浏览次数:

近期,通过深入学习《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、行稳致远》等重要论述,我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。这一科学理论体系,为我们认识经济形势、做好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使我认识到审计不再是简单的检查,而是关乎权力规范运行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。每一次审计工作开展,都是一次对“权”与“责”的深度审视。

一、聚焦经济决策,审视权力运行轨迹

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、主题主线、基础支撑、内在要求、重要抓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。结合学习材料和工作实际,我深刻认识到,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,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:

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经济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。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,必须把讲政治摆在首位。审计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。在实际工作中,就是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自觉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,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忠诚卫士。

其次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主题,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。在审计实践中,我深深体会到,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宏观概念,更是贯穿于领导干部每一个经济决策的具体实践。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性,如今则要更深入审视重大经济决策的“全生命周期”。

再者,要善于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。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几对重大关系,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。在审计项目中,既要依法揭示问题,也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;既要关注资金安全,也要评估财政资金绩效;既要审计发现问题,也要提出建设性意见,努力实现审计效果的最大化。

二、推动规范用权,服务治理能力提升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“规范经济决策行为”,这在审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。实践中我们发现,很多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于技术层面,而在于权力运行的规范意识不足。比如在某些专项资金使用中,虽然最终用途符合规定,但决策过程的随意性却埋下了隐患。审计的价值,正在于把审计结果转化为制度供给,推动重大经济决策程序“上轨”。审计工作不仅是发现问题的“监督员”,更是推动治理完善的“建设者”。当看到被审计单位因为我们的建议而健全了内控机制,规范了决策程序,这种推动制度完善的成就感,远远超出了发现单个问题的价值。

三、加强自身建设,锻造专业审计铁军

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,我将着力从三个方面持续努力:

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。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、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,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,夯实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。

二是着力提升专业能力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审计工作新要求,刻苦钻研审计业务,加强对财务管理、工程建设、计算机等领域知识的学习,积极掌握大数据审计等新技术新方法,不断提升“能查、能说、能写”的专业本领。

三是自觉锤炼过硬作风。严格遵守审计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,坚持原则、敢于担当,发扬求真务实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,在每一次审计任务中都精益求精,切实维护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。

未来,我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,立足本职岗位,锐意进取,扎实工作,努力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审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。(秦思浩)